垃圾渗沥液主要来自场区的自然降水,垃圾处理本身含有的天然水份以及垃圾降解过程中形成的水份。垃圾渗沥液的的水量和成份则与各垃圾填埋场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季节不同而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特点是污染物含量高,种类多,COD浓度、氨氮浓度和色度均很高,属于一种特别难处理的废水。据对南方某垃圾填埋场废水的分析化验,废水中含有一百多种有害特质,其中有二十多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COD在6000~8000mg/l,氨氮在1000~1400mg/l,色度在100倍。
我公司对垃圾渗沥液已开展了多年的专题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拥有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并成功在实施了多个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其中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程(1000吨/日)和余姚桐张岙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程(250吨/日)就是我公司近两年的优良业绩。
垃圾渗沥液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含有种类繁杂的有机污染物、COD浓度高,从一万到十几万毫克/升;尤其是难直接被生物降解的羧基苯、杂环类及多联苯大分子有限化合物含量高,达数千毫克/升。
②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沥液水质存在很大差异。填埋场运行初期,渗沥液呈黑色、可生化性较好,易于处理,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沥液逐渐呈褐色、可生化性变差,并且氨氮浓度明显增加,越来越难以处理。
③垃圾渗沥液的可生化性和可生物硝化性较差,尤其是“老龄"渗沥液的NH3-N浓度特别高,而B/C、C/N比较低。
④渗沥液水质与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针对上述4个特点,对其处理时采用以下对策:
①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削减COD及BOD负荷。
②采用催化还原反应器,恢复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B/C),去除色度和部分COD。在反应器内装填固化反应剂、催化剂和促进剂。以电极电位相差较大的几种金属为原电池的两极,以污水为电解质,在反应器内构成无数的微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活性氢、活性氯等活性很高的氧化剂,断开大分子化合物的长链和相对稳定的环状化合物的环链,并破坏有色化合物的发色基团,变大分子化合物为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去除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