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汽车涂装方面开始流行一种新型的供货方式——系统供货。涂装材料的系统供货就是化学品材料供货商直接参与涂装生产线的管理。从化工材料的生产、运输开始,一直到汽车涂装结束,参与涂装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保证涂装后的车身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最终汽车厂将按照通过报交线的合格车身数×每辆车的涂装成本,与材料供货商结算费用。而不是以使用的涂料量×单价来结算。涂料是一种半成品。因此以合格的洗膜计算费用更合理。
实行系统供货可以使汽车厂和供货商之间建立一种更有效、更低成本和更好产品质量的新型伙伴关系。由于系统供货的突出优点,开始实行仅仅几年时间,在世界各地已得到迅速地推广。
汽车清洁涂装及汽车涂料发展
环境保护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题,进入21世纪,清洁生产必然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所谓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就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到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是要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三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能耗最高,产生三废最多的环节之一。提高涂装质量,提高涂装材料利用率,降低涂装能耗,减少三废排放,降低涂装成本一直是涂装技术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洁生产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广泛推行,欧美汽车行业率先应用环境友好型涂装材料,大幅度地降低汽车涂装的公害。可见推行汽车清洁涂装生产的先导仍然是新涂装材料的应用。
汽车清洁涂装的主要发展趋势
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的特点决定了清洁涂装生产首先是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污染,其次是节省资源和降低成本。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清洁涂装生产发展的目标将是在消除对人类和环境危害同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法规以控制有害物质的相对排放量为主,为减少涂装公害,以三废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主流,90代开始工业发达国家环保法规逐渐转向对有害物质的绝对排放量的控制,促进了少无公害的清洁涂装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有关环保法规及实施
汽车涂装三废中最突出的就是有机挥发物(VOC),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应的限制性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尽管各国在实施计划初期有较大差别,VOC排放从35g/m2到90g/m2不等,但到2003年以后相差逐渐缩小,均在35g/m2到50g/m2之内。中国目前是世界汽车工业增长最快的地区,汽车产销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几位,开始实施对汽车排放的限制性法规,预计对汽车涂装排放的法规也将很快出台,并付诸实施。为此,我国近几年新建的大型汽车涂装线大部分已经考虑了使用环保型涂料的可能性。
应用环保型材料
无P、N型脱脂剂,无镍、无亚硝酸盐磷化液,无铬钝化剂,低温脱脂剂(处理温度43℃),性能与常规相同的低温(35℃)少渣(比常规低10%~30%)磷化液,无铅无锡阴极电泳涂料,低温固化(160℃ 10min)、低加热减量(4%以下)和低VOC挥发量(0.4%~0.8%)型阴极电泳涂料在欧美及日本应用已普遍采用。我国部分汽车厂也已经开始应用。
在欧洲,有的汽车公司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新建涂装生产线上采用水性涂料,涂装VOC排放量已低于法规要求的35g/m2(德国TA-Luft,1995年)。大部分汽车厂底漆已全部采用了电泳底漆或粉末涂料,中涂采用水性涂料或高固体份材料,面漆采用水性底色加高固体份清漆,粉末清漆也已经用于轿车车身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