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涂装  涂装生产线  喷枪  表面工程  喷涂机  前处理设备  静电喷枪  表面处理  涂装设备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欧盟终止对中国氧化锌进行反规避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8  浏览次数:56
2005年8月5日,应欧洲金属协会的申请,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涉案产品为含量不低于93%的氧化锌。在本案中,欧盟将对原产于中国、由哈萨克斯坦转运的氧化锌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

还事实于清白在此案件之前,中国的金属生产企业已经遇到类似问题。2000年12月20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2年3月5日,欧盟对此案作出肯定性裁决:对所有中国公司征收6.9%至28%的反倾销税;2002年12月1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2003年3月19日,欧盟对此案作出终裁:对原产于中国,由越南转运的氧化锌征收28%的反倾销税。

在欧盟此次调查的期间(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虽然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氧化锌大幅度降低,从2001年的3.79万吨到2002年的2.47万吨,并在调查期间降低到1.85万吨,但被调查的中国生产商或出口商并没有向哈萨克斯坦出口氧化锌。中国对欧盟氧化锌出口降低正是欧盟反倾销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的结果。

同期,哈萨克斯坦对欧盟出口氧化锌大幅度增长,2001年对欧盟市场出口为零,2002年也只有2700吨,但是到2003年进口增加到5000吨,到调查期末增长到5640吨。虽然哈萨克斯坦对欧盟氧化锌出口事实开始的时间与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对原产于中国由越南转运的氧化锌征收反倾销关税的时间巧合,但并不能表明就是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经过哈萨克斯坦转运。

欧盟调查的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出口欧盟的氧化锌企业销售的产品和使用的原材料均没有从中国进口。所以并不存在原产于中国的氧化锌经由哈萨克斯坦转运的事实。而且哈萨克斯坦政府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开始从中国进口氧化锌,且只有1.5吨,2004年也只有42吨。

2006年3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以不存在中国通过贸易方式改变对欧盟市场造成危害为由,终止对原产于中国氧化锌的反规避调查。

反规避显示残酷性虽然这次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氧

化锌进行调查的结果是不存在规避,终止调查。但是对我国其他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还是具有相当借鉴意义。

反规避是继反倾销、反补贴之后,中国遇到的最新“杀手锏”。

反规避是反倾销的一种延伸,是指为了防止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产品出口商利用海关税则的规定将其产品拆解或改头换面或采取其他措施继续向出口国出口,以图逃避反倾销制裁,而将正在生效阶段的反倾销救济措施扩大适用于倾销产品的零部件或经改装后的产品。反规避调查也是在越来越多的出口商采取各种方法以规避反倾销制裁的情势下应运而生。对于许多被反倾销申诉赶出国际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接踵而来的反规避调查更是严重。

在2001年被反倾销之后,确实有不少中国企业借道第三国,继续开辟原有市场。这些企业,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投资办厂,也有部分企业,只是买一个证明文件,进行出口规避。反规避调查正是冲着这些企业而来。如果所设立的海外企业仅仅是简单组装产品的,那么,一旦被裁定存在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则同样会被征收反倾销税。氧化锌两次被欧盟进行反规避调查的不同结果也正表明了反规避——新市场壁垒的严酷性。

现在国际反规避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制度,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反规避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企业要想继续稳定市场或者开拓国际市场,就要研究、熟悉,并加以利用。要学会利用WTO规则和对方的法律法规为自己争取利益,运用适当的规避方法进行合理的规避,使遭遇反倾销的产品重新打回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认领网站 | 涂装企业联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Processed in 0.08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1.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