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的汤浦镇是一个只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小镇,但是镇上却有大大小小150多家铜管生产企业,这里的铜管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而且还远销中东、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是中国江南的铜管之乡。
夏永根,是镇上主管工业的副镇长,他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全镇加工铜达到了12万吨,可由于今年铜价上涨,不少资金实力不强的小企业不敢轻易进货生产,全镇的产量至少会减少三成。
浙江上虞市汤浦镇工业副镇长夏永根:“大的企业现在由于资金实力比较强,所以开工是比较正常的,几家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陷入困境,关闭可能有十几家,半开工状态有二三十家。”
记者沿着汤浦镇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圈,发现不少企业已经停产。
记者潘敏:“在汤普镇一些铜管加工企业调查采访后,我们发现大的企业面临着原料占有资金量大,库存减少的困境。一些小的企业更是难以承受铜价飙升的压力,已经开始转产或者关停。”
在夏永根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家已经停产的铜管加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车间里的设备已经卖掉了,剩下的一些产品卖掉以后把钱收回来,他们就要转产了。
浙江上虞市顺达铜管厂厂长林小江:“今年铜价涨到七万的时候,我们打算不干,剩下几吨货卖完,我们就改纺织布。”
铜管生意不好做,转产的厂家也不在少数,这家企业也在改建厂房,准备生产童装。
浙江上虞市乾和铜材厂厂长蒋光标:“前几天,刚把做铜的设备全部拆掉,昨天刚走,现在我们开始做服装。”
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企业资金少,下游客户的实力也不是那么强,所以铜价一涨,原来的客户也就不再订货了,他们只好另找出路。
浙江上虞市乾和铜材厂厂长蒋光标:“现在因为铜价忽然上涨没办法做,今天把那个单子定下来,第二天进铜就有可能亏,一天要上涨五千多,本身我们铜的利润只有一千块钱左右,第二天定,相对来说亏一两千、三四千没办法定,所以没办法做。”
主持人:铜价上涨,加工企业处境艰难,但铜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减少。采访中,不少专家告诉记者,我国铜资源十分匮乏,如果铜价继续保持高位,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