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涂装  涂装生产线  喷枪  表面工程  喷涂机  前处理设备  静电喷枪  表面处理  涂装设备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H13钢压铸模具的表面PVD改性介绍(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8  浏览次数:39
含Cr热作模具钢的含Si量都在0.80~1.20%,只有H19钢含Si量为0.20~0.50%。钢中增加Si的量除了固溶强化影响外,它能改进钢的高温抗氧化能力,直至800℃(1475℉)。但Si有损于韧度提高。现在H13钢的发展正在向低Si高M¬0的第二阶段进行,(发展第一阶段是提高H13钢的材质和热处理水平)。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低Si的效果主要有:减轻材料的偏析,改善宏观组织均匀程度;减少凝固时液/固界面上成分过冷,改善结晶的微观组织和奥氏体晶粒细化;提高钢的韧度以及抗热裂能力和减低高温疲劳裂纹扩展速度以及高温蠕变裂纹扩展速率;延缓钢的贝氏体转变。同时增加M0的量至3%左右,日本低Si高M0的SKD61的成分范围为:C(0.30~0.40%)、Si(0.05~0.30)、Cr(4.9~5.5%)、M0(2.0~3.5%)和V(0.50~1.20%)。相应低Si高M0的德国钢号为1.2367,其成分为C 0.40%, Si 0.40%,Cr 4.95%, M03.0%和V0.9%。 M0的量提高至3.0%,则使钢的淬透性提高,防止奥氏体晶界碳化物的析出和延缓贝氏体转变;提高回火抗力和韧度;提高高温强度和高温蠕变强度;提高抗热裂能力。关于延缓贝氏体转变,有资料报导:对610×203×500mm的H13模块经3 bar(约3atm)气淬后心部和表面的贝氏体量达70%和40%, 而对低Si高M0SKD61钢相应仅有2%和1%[7]。这对模具使用寿命提高十分有利。我国的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3Cr3M03VNb的M0量也为3%(范围为2.70~3.20%),Si的量为≤0.60%, 其性能优良的一个原因也应归咎于低的Si高M0的。

2 H13钢的表面改性

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决定于很多因素:模具设计的合理性,模具材料选择正确性,模具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的合理正确制订,当然还应涉及模具的使用条件和维护。其中模具材料的质量和热处理是相当重要的关键因素。热处理应包括整体工件的热处理和工件的表面改性。相关的标准主要有北美压铸协会标准、法国汽车工业会、德国钢铁协会、材料协会和压铸协会的标准,还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的推荐标准等。对H13钢整体热处理和检测十分重要,我们将另有专论。

H13钢锻模和铝合金压铸模的表面改性目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铁素体氮碳共渗和硫氮碳共渗技术和(2)PVD涂层技术。国内外在这两方面进行的研究论文有了发表, 但具体工业应用报导不多。专门从事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法国HEF集团在一些国际性会议上以论文形式报导了H13钢表面改性工业应用的实例,同时艾福表面处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HEF Shanghai)结合舍福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TS Shanghai)的实践汇同国外的相关文献(尤其是NADCA的专家和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教授的工作)作一定描述。

国内普遍认为, 热疲劳发生龟裂损伤和热磨损是热作模具失效的两大主要原因。这方面,国外的相关文献叙述得十分明确:模具的损坏和限制模具寿命上升的三个机制为:1)液态金属铝的粘焊(soldering)和化学冲蚀损伤。2)磨损和腐蚀。3)热疲劳开裂。其中1)是最重要的失效机制。他们提出采用铁素体氮碳共渗和离子氮化能显著提高工具钢的模具寿命。国内有关铝熔损的试验指出,当模具材料硬度为45HRC时,未表面处理的铝熔损率高达54.90%时,当采用盐浴硫氮碳共渗,其熔损率仅为0.10%,当采用盐浴氮碳共渗(软氮化)后在加上PVD处理时,熔损率更明显降低至0.10%。由此可见H13钢的表面改性的效果十分明显。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认领网站 | 涂装企业联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Processed in 0.07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1.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