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实施的欧盟RoHS指令,或将成为不少机电企业的生死大限。记者了解到,目前珠海大部分输欧机电企业的产品不符合RoHS指令设定的要求,倘若指令被刚性实施,一些低附加值、质量不达标的机电产品将丧失欧洲市场。珠海市外经贸局等部门表示,单个企业应对欧盟RoHS指令非常吃力,只有国家政府部门主导整改产业链,才能改变现状。中山市60多家企业的上百名代表昨日(20日)也参加了由中山检验检疫局举办的企业座谈会,共商对策。
企业反应中山:有企业打算放弃欧洲市场
中山作为广东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地区之一,机电出口占全市出口产品总值的75%.中山检验检疫局开展企业调查发现,不少企业缺少相关检测设备,无法保证使用的器件符合欧盟的要求。据了解,大企业如美的、龙的等企业成立了专门的应对机构,对原材料、部件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也购置了为零部件和备件进行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但有部分企业对RoHS指令内容不熟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采取消极等待或观望的态度,更有企业打算放弃这一市场。
珠海:实力企业未雨绸缪权威
数据显示,珠海这几年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稳步上升,但如今,将出口欧洲的机电产品却遭遇指令的“威胁”。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刘辉向媒体透露,珠海约有1/3的电子电气企业可能在7月1日后遭遇出口壁垒。
在一些企业选择了逃避与观望的态度时,部分品牌企业早已未雨绸缪。珠海格力电器科技部部长王彤告诉记者,几年前,公司向欧盟国家出口空调时,就有欧盟国家提出按RoHS指令的要求确保质量。两年前,格力电器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实验室力量对所有零部件进行了一次检测,调整了部分供应渠道。所以指令实施对珠海格力电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对策:“企业应抱团应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普遍意识到,面对国外的技术壁垒,如欧盟的RoHS指令、WEEE指令和最新推出的EUP指令,各自为阵,必然势单力薄,只有依靠政府,并通过行业协会等形式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有出路。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欧盟RoHS指令从7月1日起将实施,但被称为中国RoHS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刚于今年2月出台,明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两种不同国度的法律法规如何对接,还要等中方和欧盟的协调。珠海市外经贸局机电产品进出口负责人龚清方表示,只有国家部门牵头,对所有相关产业链按指令要求进行整改或者替换材料,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指令危机。
何谓RoHS
根据该指令,投放欧洲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中的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联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含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在欧洲生产、销售的电子电气产品必须贴有“无害”标志,并提供相关检测报告。一旦被查出检测不实或六种有害物质超限量,将被列入黑名单,通报全欧不得进口和销售,并会处以巨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