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涂料一般占该国涂料总产量的20%,而在我国比例不足10%。目前,我国汽车涂料的生产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了若干条生产线、在数量上尚能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但在质量和品种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
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正在国展中心盛装上演,本届展会上除整车企业发布的最新款车型备受瞩目外,这股席卷全中国的汽车浪潮也给相关机电产业带来了强烈的拉动效应。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钢铁产量的70%以上,电子、玻璃、化工产品产量的20%以上用于汽车工业,汽车工业作为集钢铁、机械、能源、化工、电子、纺织等产业为一身的行业,它的发展将给相关机电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汽车是拉动机床工业发展的火车头
在国际上,汽车强国一般同时又是机床强国。不仅美、日、德、意诸国,新兴机床国韩国、西班牙的机床工业也是靠汽车工业拉动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凡是能满足汽车工业需求的机床企业,必定是世界上一流的机床企业。近十几年来,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80%。汽车工业除了对机床在技术上提出很高的要求,还对冲压自动线、精密铸件自动线、机器人焊装自动化成套装备、机器人喷装成套装备、总装自动化成套设备、数控刀具系统、激光切割和焊接设备、测试设备等提出了全面要求。因此可以说,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将全面提升我国数控机床及相关装备制造业水平。
清洁能源和和高品质润滑油受热宠
在汽油价格上涨、能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北京车展上展车对于节能的概念处处体现,从新概念车到混合动力车,再到新技术车型,都体现了节能环保这一核心。目前我国的高品质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燃油质量标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难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一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203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左右。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的发展,2020年,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2020年以前节约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发展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实现。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节约石油7306万吨、替代石油910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16406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石油需求削减41%。届时,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产汽车钢板占有率趋升
有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钢板的市场规模至2010年将增至800万吨以上。从目前我国汽车用钢的供给来看,汽车所用三分之一钢板和优质钢材需进口。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中国钢铁业在国内汽车供板市场已占据明显优势。在主要供轿车生产使用的冷轧汽车板市场,已从基本依赖进口转向主要依靠国内供货,国产板占有率升至70%左右,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占据国内汽车板市场“半壁江山”;热轧汽车板目前国内热连轧企业大多具备生产汽车用钢的技术,国内主要的生产厂家为宝钢、武钢、鞍钢、攀钢、本钢和梅钢等;在汽车用特殊钢方面,上海五钢、抚顺特钢、大冶特钢等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国内钢铁企业在成本、运输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汽车用钢的国产化率必将大幅提高。
专家预计,今后中国钢厂汽车板突破的重点有4个关键词:轿车、镀锌、外板和高强,具体而言就是汽车板发展重心始终盯住轿车供板;品种结构要全面向镀锌板等高等级产品提升;最应体现生产水平的是轿车外板的生产;顺应未来汽车耗油低、自重轻、更安全的性能目标,将在高强钢板研发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高质量多功能汽车化工产品发展空间大
汽车橡胶制品约占汽车总成本的6%左右。全球每年消耗生胶量的70%以上都用于汽车行业,其中60%用于轮胎,40%用于汽车橡胶制品。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激增,给汽车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据专家预测,2010年,汽车橡胶制品的耗胶量将从2005年的27万吨增长到40万吨,其中,骨架油封约37820万件,密封条约55700万米,同步带、多楔带各1510万条,皮膜、隔膜、皮碗约18200万件,汽车胶管约2.5亿标米,减震制品约24200万件。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对汽车橡胶制品的技术要求的提高,对汽车橡胶产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档轿车涂料供应不足。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涂料一般占该国涂料总产量的20%,而在我国比例不足10%。目前,我国汽车涂料的生产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了若干条生产线、在数量上尚能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但在质量和品种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当前轿车用涂料主要是进口涂料或以进口的半成品及原材料配制的产品占主导地位。未来几年,高质量、多功能的汽车涂料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电子产业前景看好
在本届车展,汽车电子企业的展台也受到了参观者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近几年基本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24.3亿元,预计2006年将达到5400万套、780亿元的市场需求;2006-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将进入高峰期,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未来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围绕安全、娱乐、节能、环保和舒适等方面的元器件及其周边产品将发展最快。作为汽车电子产品之一的汽车导航影音产品,随着研发企业在产品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电子地图的全面、准确,更新及时等多个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将有望大举进入前装市场。
汽车用纺织品供求缺口大
据交通部规划,2010年需要汽车用纺织品26.73万吨。调查表明,我国汽车用纺织品销售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国内生产的汽车用纺织品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市场缺口较大,需大量从国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约40亿美元。我国轿车、运输车、微型车和农用车等上百种类型,从1995年至今,所需车用纺织品,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但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用纺织品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工业日益增加的需求。
据统计,纺织品在汽车制造业中大约有40种以上的用途,主要是:地垫、车门内装饰板、车顶衬底、汽油过滤器、地毯、座位等。预计今年全国汽车用非织造布约需6250万平方米,而生产能力仅50%左右;汽车用地毯需用量为12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只有10%左右;汽车座位用纺织品需求量为130万平方米左右,但生产能力仅为30%左右;汽车用帘子布在14万吨以上,而国内帘子布总产量仅为8万吨左右,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给我国纺织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相关产业来支撑,而在这种支撑中,相关产业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相信,乘北京车展的东风,机床、钢材、能源、化工、电子、纺织等相关机电产业将与高速前进的汽车工业相伴,一起奔驶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