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涂装  涂装生产线  喷枪  表面工程  喷涂机  前处理设备  静电喷枪  表面处理  涂装设备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穷小子三年靠涂料赚出两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8  浏览次数:56

      人物简介 :三年前的他,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在县城打工,每个月500多元的收入,12个人的集体宿舍,冬夏一床被,每天就是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今天的他,骥州县一个小有规模的涂料生产厂老板,工厂年产值达千万元,客户上百家,是当地的涂料销售大户,所销售的新型涂料占到骥州一个县级市涂料市场的30,总资产两千万元。规划着几年之后自己的产品远销国外。这就是周海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的成长历程



  记者:出来打工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增长见识呢?



  周: 是为了生存。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记者:能描述一下当时打工的情景吗?



  周:我出来打工比较早,做过不少零工,后来在一个普通的机械生产厂固定下来,我不懂技术,只能当搬运工,每天都要装车卸料。工厂包吃住,有集体宿舍,宿舍是12个人一间,特别挤,没住过的跟本想像不到。工厂的食堂就是馒头、白菜、清汤,你可能看一眼就吃不下去了。反正是苦水里长大的,也习惯了。



  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自己开工厂的呢?这个想法好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很不可思议,你觉不觉得你有哪些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呢?



  周: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可能是比较幸运。一个农民开工厂,说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也并不是不可能,因为那个工厂特别小,一台机器两个工人,而且投入也不太多,不到三万元。这样的小型加工点一般人都开得起来。



  记者:按你的说法,从这样的"小作坊"起家,到现在的规模,你觉得其中的关键在于什么?



  周:我觉得产品质量是最关键的。我们生产的产品品质在国内是绝对一流的,与国际上的涂料品牌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是我自始至终都坚持的一个原则。如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合作一次就很难再继续。



  记者:经商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懂行的不做。你当时并不懂涂料技术,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什么就敢于去选择呢?



  周: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很谨慎,结果往往错过了机会。黄光裕的作风是只要有三分可能就去做,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边做边改。如果任何事情都要做几个月的规划,等到去做的时候,已经变了样,又该重新做规划了。而且当时我与合作方签订合同的时候,我是个人投资,他们就对我很关照,我想这也是一个机遇吧。



  记者:企业办起来了,一切都顺利吗?



  周:不是很顺利.



  记者:能不能谈一下开始的艰辛呢?



  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市场,没有客户,我自己联系用涂料的客户,每天都要跑几家,有时候就在那里等着。县里的还好,省城的需要车费,所以我每次去都尽量多走几家,午饭都顾不上吃。可就这么走下来,一家也没有谈成,整整一个月了,我一无所获。我心急啊,整夜睡不着。建厂的钱虽然不多,可当时是我家几乎全部的积蓄。现在想起来还忘不了,太难了。跑了一段时间我不在出去了,我开始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我拥有国内一流质量的产品,价格也比同等质量的产品低的多,可我为什么没有市场?市场怎么会拒绝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呢?"不信任",是工程方不信任我的产品质量而不接受我。



  我总结出了不接受我的原因,我豁然开朗。其实有些事情感觉很难,但只要你找到了原因我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改变了策略,我不在直接四处游说去推销我的涂料,我选择了几个正需要涂料的开发商后,我采用产品直接对比的方式与他们谈合作,我和他们说,你们可以找市场上任何一个品牌的产品,我可以和他比质量,而价格我只需要他们的一半就可以了。经过几轮的比较,在事实面前我终于成功了,我获得了几个在当时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在当时创业阶段来说,我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认领网站 | 涂装企业联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Processed in 0.07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1.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