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涂刮腻子
这是用刮刀通过手工刮涂方法将稠厚的腻子涂刮在底漆膜上,以填平表面的各种不平整缺陷。若底漆涂膜表面平整光滑,或涂层对表面的光亮度和平整性要求不高,则可不涂刮腻子或少刮腻子。
腻子层除起填平作用外,会降低涂层的质量,在涂饰过程中应尽量不刮或少刮腻子。
3.打磨
腻子层干燥后表面很粗糙,须用磨具或手工方法将腻子层打磨平整。
(1)磨料:常用的磨料有金刚砂、刚玉、花岗岩粉、浮石、玻璃粉和石英砂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各种砂布和耐水砂纸。
(2)打磨方法:
①干打磨法。这是直接用砂纸或浮石等磨料对腻子层进行打磨。
②湿打磨法。这是先用水、肥皂水或松香水等液体将要打磨的腻子层润湿,然后再用水砂纸或浮石对腻子层进行打磨。干打磨法在操作中易扬起粉尘,湿打磨法不扬起粉尘,效率高,质量好。一般多采用干打磨法,对于平整性要求高的腻子层可采用湿打磨法。
4.涂二道底漆
在底漆涂膜上或在腻子层干燥和打磨平整后,在它们上面所涂覆的一道稠度稀薄的底漆,通常称为二道底漆。
涂二道底漆的目的是为了填实腻子层中存在的针孔和打磨时留下的划痕。对于保护性涂层或不涂刮腻子层的底漆涂膜,可不涂二道底漆。
二道底漆的漆膜干燥后,要用更细的砂纸打磨,用以提高它与面漆层的结合力。
5.涂面漆
这是涂完二道底漆之后的工序。对于高装饰性的涂层,涂面漆的主要目的是使涂层有装饰性和对环境的稳定性,也即面漆层既要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色调、光泽和肌理,又具有耐候性、耐湿性、耐化工介质及打磨的稳定性,因此涂面漆是一道关键性的工序,为了获得优良的面漆层,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面漆品种的选择。面漆的品种很多,为了保证面漆层的涂饰效果,应根据产品涂饰要求的装饰性和涂层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并调配好面漆的品种及色调。
(2)调整面漆的黏度。如果面漆黏度过低,则面漆层会干瘪,而黏度过高,则面漆层不平滑,因此只有黏度适中,面漆层才会呈现出光亮丰满的外观。
(3)涂层的层数。面漆涂几道或几层,应根据涂料的黏度和遮盖力来决定。一般面漆涂两道。对于某些涂料,涂层的装饰性要求越高,则面漆的涂层数也越多。
(4)涂面漆的方法。对于面漆要求其涂层厚薄均匀,表面平滑光亮,因此一般采用空气喷涂法或用静电喷涂法。为了提高面漆层的光泽和丰满度,提高面漆层的防腐性,涂饰最后一道面漆时,可在面漆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漆,待混合均匀后再用于最后这道面漆的涂饰,也可在涂完最后一道面漆后,再涂一道或两道清漆,这有罩光面漆层的效果。
6.抛光上蜡
对于高装饰性要求的面漆层,需要进行抛光和上蜡。
(1)抛光。这是用砂蜡作为磨料来磨平面漆层表面的一些细微的不平整缺陷,从而使面漆层显出光泽。抛光时一般使用棉布、呢绒或海绵等蘸着砂蜡先使涂层润湿,然后再均匀地用力擦拭。一般涂层经抛光后可获得镜面一样的光泽。
(2)上蜡。这是对于经过抛光后的面漆层再涂上一层光蜡,可使涂层表面更富有均匀的光泽,光亮度也高。如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经常进行上蜡处理,擦亮后的涂层会长久显得光亮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