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原理(由瑞泰胜超声波设备提供):
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答案,基本相同,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高于20KHz(常用的28KHZ或40KHZ的频率,也有68KHZ或130、200KHZ的高频)的超音频电能,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入到清洗介质中(最常用的清洗介质为水)。超声波在清洗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方辐射,使清洗介质流动,并不停地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是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及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熄灭)。这种微小气泡的形成、生成迅速闭合称为空化现象。在空化现象中气泡闭合时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时高压。连续不断产生的瞬时高压,象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轰击物体表面,使物体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这种空化侵蚀作用就是超声波清洗的基本原理。
二:超声波清洗机主要由超声波信号发生器及清洗槽组成,超声波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成每秒几万次的高频机械振荡,在清洗液中(介质)形成超声波,以正压和负压高频交替变化的方式在清洗液中辐射传播,使清洗液中不断产生无数微小气泡并不断破裂,这种现象称之为“空化效应”。气泡破裂时可产声瞬间高温高压,在液体中所产生的空化作用可以达到20000次/秒以上,产生一连串的爆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对周围形成巨大的冲击波,从而对工件表面不断进行冲击,使工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离,即使是形状复杂的工件内部,只要能够接触到溶液,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清洗,又因为每个气泡的体积非常微小,因此虽然他们的破裂能量很高,但对于工件和液体来说,不会产生机械破坏和明显的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