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磷化的基本原理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喷涂前打底,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与与防腐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期减磨润滑作用。
2、磷化的分类
磷化的分类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两种分类。
按磷化成膜体系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锌系磷化:
形成的磷化晶粒呈树枝状、针状、孔隙较多。广泛应用于喷涂前打底、防腐蚀和冷加工减磨润滑;
b.锌钙系磷化:
形成的磷化晶粒呈紧密颗粒状(有时有大的针状晶粒),孔隙较少。锰系磷化:
形成的磷化膜厚度大、孔隙少,磷化晶粒呈密集颗粒状。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及冷加工减磨润滑;
c.铁系磷化:
形成磷化膜厚度大,磷化温度高,处理时间长,膜的孔隙较多,磷化晶粒呈颗粒状。应用于防腐蚀及冷加工减磨润滑;
d.非晶相铁系磷化:
形成的磷化膜薄,微观膜结构呈非晶相的平面分布状,仅应用于喷涂前打底。
按磷化处理温度划分可分为常温磷化、低温磷化、中温磷化、高温磷化。常温磷化就是不加温磷化。低温磷化一般处理温度为30~ ℃。中温磷化一般为60~70℃。高温磷化一般大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