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迪凯鑫
起订:25KG
供应:999999KG
发货:3天内
密封接线端子专用环保高磷化学镀镍工艺NPLF8422
摘要:
一款用于气密玻封接线端子高磷化学镀Ni-P合金的化学镀镀液,其特征在于:1、药液稳定性好,化学活性适中,避免玻璃上镍;2、钢针易起镀,却镀层5um内90度弯折无裂痕,不起皮;3、镀层结晶致密,具高耐蚀性;4、镀层表面光滑,抗摩擦,焊接优良。镀液系由以下浓度的原料组成:硫酸镍(NiSO4·6H2O) 28.4g/L 次磷酸钠(NaH2PO2·H2O) 26g/L氢氧化钠(99%)24g/L 主络合剂 48.2g/L辅助络合剂 NP01: 3.1g/L 、 NP 02:18.6g/LNP03 12.6g/L 稳定剂 (国外进口)A添加剂 2.3-2.6g/L、BC添加剂 0.2
6-0.3g/L
该镀液操作工艺控制参数:PH 4.3-5.2 温度85-92°C
技术领域
本工艺涉及一款用于气密玻封接线端子的环保高磷化学镀Ni-P合金化学镀镀液,设计用于不锈钢与铁盖通过玻璃粉烧结而成的电接插件(端子)环保表面化学镀镍的镀液工艺配方的技术领域。 本产品在高精轴件、光学器件、阀门等到产品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金属玻璃封装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对品质提出越来越高要求,除了高气密、高绝缘、耐高温、耐高压和高耐蚀性要求外,对环保、耐摩擦、易焊接等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达到以上要求,除了金属玻璃烧结技术过硬外,对烧结后产品的表面处理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其中高磷化镀镍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市场上高磷化学镀镍在这方面的应用存在很多的不足,如钢针难上镀或钢针较端盖起镀严重滞后,或玻璃上镍,或钢针镀层结合力差,或钢针镀层难焊接,或不环保等,很难有一款产品同时满足以上要求。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开发出了针对于不锈钢针与铁盖通过玻璃烧结而成的接插件(压缩杨接电端子)的环保高磷化学镀镍液工艺。本发明之镀镍液也同样适用锂电池(ER.CR系列)密封盖板,锂锰电池玻封件,通讯玻封接插件,集成电路玻封件,半导体玻封件,光纤玻封接插件和各类密封绝缘军工产品的表面高磷化学镀镍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产品工艺能解决技术问题:本产品主要系针对不锈钢针与铁盖通过玻璃粉烧结的组合件(气密玻封接线端子)而开发的环保高磷化学镀镍,主要是为了能同时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解决组合件中不锈钢与铁件可同时上镀镍并上镀均匀,同时避免烧结玻璃上镀镍保持玻璃表面洁净的难题,保障接线柱间或接线柱与盖壳间高绝缘、耐高电压的品质。
2、化学镀镍层均匀致密,孔隙率低,硬度高,镀层光滑,磷含量10%以上,保障了镀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要求
3、接线柱与焊片的焊接要求
4、绝对的环保,完全不含Pb2+、Cd2+、Cr6+、Hg+等禁用物质的要求。在食品用器、玩具产品方面受到青睐
5、镀层均匀细腻、无结瘤、表面平整,在高档轴件、光学仪器等方面也具有较好有应用
本化镀液的工艺条件为:PH值4.3-5.2,温度85-92C。本工艺配方的化镀液镀速在8-12um/h,镀层含磷量在10. 5-14Wt%; 镀液寿命可达14个周期。
本发明的化学镀镍液,对经上述前处理的钢铁和不锈钢均具有较好起镀性(滚镀条件下),经对端子化镀镍15分钟后测得各组件厚度结果如下:
组件 镀厚(Um)((UM( 端子 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钢针 |
2.66 |
2.78 |
2.64 |
2.55 |
2.66 |
2.75 |
2.71 |
2.62 |
2.86 |
端盖 |
2.88 |
2.92 |
2.88 |
2.89 |
2.84 |
2.87 |
2.94 |
2.92 |
2.97 |
烧结玻璃 |
烧结玻璃洁净、光滑黑亮、无镍屑等异物 |
从上可以看出,钢针与端盖基本上是同时起镀。
对以上端子其它性能测试结果均可达到以下要求;
测试项目 |
客户要求 |
测定值(均值) |
说明 |
电绝缘强度(Mohm at 500Vdc) |
>100000 |
108129 |
钢针间电绝缘 |
耐电压强度 (Vac sec 0.5mA) |
>3500 |
3726 |
|
焊片接头焊接强度 |
1.5N.M纽矩不脱落 |
全数通过 |
|
镀层硬度(HV) |
550-650 |
635 |
未烤 |
耐中性盐雾测试 |
24h |
32h |
|
镀层孔隙率mm2/m2 |
Q0.3 |
0.22 |
|
钢针镀层结合力(2.8um) |
弯折90度无裂纹 |
全数通过 |
单槽3600个10%抽检 |
钢盖镀速 |
9-12um/h |
12.1 9.3 |
分别起始镀速和第8周镀速均值 |
磷含量 |
10-12 |
11.6 |
|
本发明专利为达到以上要求,在施镀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以下:一是对化学镀镍溶液最好采用1um滤芯循环过滤,可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同时对避免玻璃镀上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二是对烧结过程中钢针上形成的氧化层应进行彻底碱性氧化和酸蚀除净露出基底,以防止前处理不好带来的上镀不良和结合力不好;三是在施镀过程中,始终控制化学镀镍溶液中Ni2+的浓度变化在+/-10%以内,Ni2+/H2P02_的摩尔比例在O. 4~O. 5之间以及控制pH维持在4. 3~5. 2,镀液温度在85-92℃ 之间,并对PH和镀液温度控制随MOTO(添加周期)按先低后高原则进行调整,这样做可显著提高施镀过程中镀层质量的稳定性,避免玻璃上镍,保持钢针与钢盖上镀始终均一;镀液稳定性高,施镀速率始终保持在9~12 μ m/h,对有要求镀厚镍工件可一次成型厚度达500 μ m以上,镀层结构为非晶态高磷镀层,致密、细腻、孔隙率低,此产品工艺也可用于光学模具上化镀镍。